在设计一个网站时用户研究就像是给房子打地基,看似不起眼,但少了它整个建筑都可能摇摇欲坠。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在网站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用户研究方法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实践中大显身手的。
一、用户访谈:聊聊家常,找找痛点
用户访谈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和用户聊聊家常,了解一下他们的需求和痛点。例如你可以问:“你在使用我们网站时最头疼的是什么?”或者“你觉得哪个功能最鸡肋?”通过这些看似随意的聊天,往往能挖到不少金矿。
实践案例:
有一次我们团队设计一个电商网站,通过用户访谈发现很多用户对搜索功能不满意,因为总是找不到想要的产品。于是我们优化了搜索算法增加了智能推荐功能,结果用户满意度直线上升。
二、问卷调查:广撒网,多捞鱼
问卷调查就像是撒网捕鱼,虽然不一定每条鱼都大但总能捞到一些有用的信息。设计问卷时别搞得太复杂,简单明了最好。比如问用户“你对网站的整体满意度如何?”或者“你最常使用的功能是什么?”
实践案例: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育类网站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很多用户希望增加视频教程。于是我们赶紧上线了视频模块,结果用户活跃度大幅提升。
三、用户测试:看看他们怎么用
用户测试就是让用户在实际使用中暴露问题。你可以请一些用户来办公室,或者通过远程工具,观察他们是怎么使用网站的。比方说看看他们在哪个页面停留时间最长,哪个功能让他们一脸懵逼。
实践案例:
在设计一个旅游预订网站时我们发现用户在填写预订信息时经常出错。通过用户测试我们发现是因为表单设计得太复杂。因此我们简化了表单,结果错误率大大降低。
四、数据分析:用数据说话
数据分析就像是医生的诊断报告,通过数据来发现问题。你可以通过Google Analytics、百度统计等工具,看看用户的访问路径、跳出率、转化率等数据。
实践案例:
我们在运营一个新闻网站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用户在某个页面的跳出率特别高。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是因为页面加载速度太慢。由此我们优化了页面加载速度,结果跳出率明显下降。
五、竞品分析:看看别人怎么做
竞品分析就是偷师学艺,看看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你可以分析他们的网站结构、功能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
实践案例:
在设计一个社交网站时我们通过竞品分析发现某知名社交网站的用户互动功能做得特别好。因此我们借鉴了他们的设计,增加了点赞、评论、分享等功能,结果用户互动率大幅提升。
六、原型测试:先试试水
原型测试就是在正式开发前,先做一个简单的原型,让用户试试水。你可以用一些原型工具,比如Axure、Sketch等,快速搭建一个可交互的原型。
实践案例:
在设计一个在线购物网站时我们先用Axure做了一个原型,让用户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发现用户对购物车的操作不太满意。由此我们优化了购物车的设计,结果用户满意度大大提高。
七、卡片分类:让用户自己分类
卡片分类就是让用户自己给网站的内容分类,看看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我们的设计是否一致。你可以准备一些写有内容的卡片,让用户按照他们的理解进行分类。
实践案例:
在设计一个知识分享网站时我们通过卡片分类发现用户对某些内容的分类和我们的设计不一致。由此我们调整了网站的内容结构,结果用户找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
八、眼动追踪:看看他们的眼神
眼动追踪就是通过设备记录用户在浏览网站时的视线轨迹,看看他们的关注点在哪里。虽然这个方法成本较低但效果非常直观。
实践案例:
在设计一个广告网站时我们通过眼动追踪发现用户对某个广告位的关注度特别高。因此我们调整了广告位的布局,结果广告点击率大幅提升。
九、用户画像:给用户画个像
用户画像就是根据用户的特征和行为,给他们画个像。例如你可以根据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等信息,构建一个典型的用户形象。
实践案例:
在设计一个健身类网站时我们通过用户画像发现主要用户群体是年轻的上班族。因此我们增加了针对上班族的健康饮食、快速锻炼等内容,结果用户粘性大大提高。
十、情感分析:看看他们的心情
情感分析就是通过用户的评论、反馈等文本信息,分析他们的情感倾向。比如看看用户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是积极还是消极。
实践案例:
在设计一个影评网站时我们通过情感分析发现用户对某些电影的评论大多是负面的。因此我们调整了推荐算法减少了这类电影的推荐,结果用户满意度大大提高。
说这些其实用户研究就是通过各种方法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设计。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用心去做效果绝对是杠杠的。希望这些方法和实践案例能给你一些启发,让你的网站设计更加用户友好。别忘了用户才是网站的上帝,搞定他们你就成功了一大半!